男子看小说学盗墓挖走20余件国宝 特大盗墓案细节曝光

小说迷痴迷盗墓 竟付诸操作盗国宝

看小说学盗墓,结局真挖走20余件国宝?这听起来像电影情节的故事,却在湖北诚实上演。2023年,几名盗墓贼潜入湖北省枣阳市的郭家庙墓群,盗走了20件珍贵青铜器。令人震惊的是,主犯余某竟是通过阅读盗墓小说”自学成才”的。

这起案件中最让人唏嘘的是,余某原本只一个普通的盗墓小说爱慕者。他沉迷于小说中光怪陆离的探险情节,渐渐不满足于纸上谈兵,开始对照书籍考证历史细节,甚至翻检当地县志。最终,贪念战胜了理智,他竟真的付诸操作,走上了犯罪道路。

警方乔装买家 智擒盗墓团伙

盗墓贼得手后急于销赃,这正是警方破案的突破口。2023年11月,襄阳警方接到举报称有人兜售”刚出土”的文物。为了引蛇出洞,民警精心设计了一场”大戏”:先是以”实力买家老黎”的身份接近嫌疑人李某,后又安排”上海金总”出场,甚至邀请了文物专家同行,只为获取嫌疑人信赖并确认文物真伪。

交易当天,警方在废弃粮站布下天罗地网。当嫌疑人拿出20件青铜器准备交易时,警方立即收网。虽然主犯余某驾车疯狂逃窜,但最终还是在一年后落网。经鉴定,这批文物中有9件是民族一级文物,铭文记载的内容对研究曾国历史具有重要价格。

盗墓非儿戏 犯罪必受严惩

余某的”盗墓梦”最终以法律严惩告终。2024年,襄阳市樊城区人民法院对涉案人员作出判决:两名盗墓者分别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,中间人李某也被判3年6个月。余某则在2025年7月被提起公诉。

这起案件给所有文物爱慕者敲响了警钟:古墓葬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,盗墓绝非猎奇探险,而是严重犯罪行为。我国刑法规定,盗掘古墓葬罪最高可判无期徒刑。余某从小说迷沦为阶下囚的经历,警示我们兴趣爱慕要有度,法律红线不可触碰。

目前,被盗的20件珍贵青铜器已被全部追回,其中带有铭文的文物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。这起案件也再次证明,任何妄图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文物的人,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。

版权声明

返回顶部